当前位置:首页 - 游记攻略 - 尼泊尔攻略游记 - 尼泊尔德赛节—血祭

尼泊尔德赛节—血祭

来源:途人            浏览次数:

   10月4日,我们在古城巴克塔浦赶上了每年一次的德赛节(Dashain)血祭仪式。


德赛节又称为大德赛节(Bara Dashain),十胜节(Vijaya Dashami),是尼泊尔民间最大的一个节日,全国放假7天,在放假的第三天,军队要在旧皇宮前的杜尔巴广场举行隆重的血祭仪式,所以这天我们一早就来到杜尔巴广场。


旧皇宫前的广场一角已被绳索拦了起来,由身穿迷彩服的士兵守着,他们手总扣在扳机上,一副一触即发、戒备森严的模样,广场四周的神庙台阶上也都站着荷枪的大兵。被围起的广场里排列着仪仗队,前面插着尼泊尔皇家军队的旗帜,旁边拴着5只黑色的小羊和两头小牛,它们亮着好奇的眼睛,也许就是今天被用来血祭的了,我想。绳索外则围满了市民和游客。


祭祀仪式很快就开始了,先是仪仗队鸣号奏乐,持枪列队,接受一位皇家达官贵人模样的男人检阅,然后他席地而坐,与一位祭司一起念念有词,额头点红涂黄,一会撒点水,一会撒点花,折腾了好一阵后,终于有人拖了一只小羊过来。祭司冲着小羊祈祷了一会,贵人在羊头上点上一个红点,然后小羊就被带到旁边的一个木桩旁。这时一个穿着白衣的血祭师走过来,他手持一把明晃晃的弯刀高高举起,只一刀落下,小羊顿时身首两处。而几乎就在同时,站在远处神庙台阶上的士兵也扣动了扳机,发出两下清脆的枪声,似将它的灵魂带去了给神。

 

 

 

人们已经排起了长队

 

每个人手里都拿着祭品

 

你看大叔在做什么

 

 

 

各个角落都有席地而坐的人群,似乎是以家族为单位,围坐一圈,中间摆满鲜花


、食品、贡品,有米,有水,有的中央还燃起火堆,上面烤个苹果

 

 

宗教是尼泊尔文化的基石,尼泊尔人认为,一次次的奉献贡品可以保持他们与神


的感情交流。




  每个广场的每个早晨,都会不厌其烦地上演相同的一幕。 人们给无处不在大大小


小的神像抹红粉,献上米、水、花饰,绕行神庙祈祷,叩响高悬的铜铃……

 

 

 

呛死人啊

 

 

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喜马拉雅山特殊的地理环境,生活在这里的人对神有着一种特有的尊崇。从印度教的湿婆神到他众多的化身,从佛教的释迦牟尼到活女神,尼泊尔人这种根深蒂固并被奉行不渝的习俗,除非对它的宗教和人生哲学有基本的认识,否则真得难以理解它的意义所在。


为了感谢播种和收成,一年四季都有特定的仪式来庆祝,除了新年外,还有众多的神的节庆,象灯节(提哈节)、巴库玛莉节、因陀罗节、摩慈湿婆节、红麦群卓拿节等等;而平时生活中对神的祭祀更是几乎每天都能看见。神庙前无时不在的祈祷、清晨的圣河沐浴和火葬、傍晚围着神灯的载歌载舞、河滩上的瑜珈、衣衫破旧的托钵僧(苦行僧)和朝圣者对佛塔的顶礼膜拜、转经、赞美神明,据说尼泊尔人几乎每年要花三分之一的时间来祭祀,在他们看来,对神的祭祀就是与神共在,并与神共享一切的荣耀。

尼泊尔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