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记攻略 - 日本攻略游记 - 怀旧小火车

怀旧小火车

来源: 看电影的小玄子            浏览次数:

夏天末了,暑气也要消散了。东京连续一个星期阴雨着,我出门时又下起了雨。日本是铁道大国,小小国土被各样颇有历史的电车、火车纵横,自然是铁道迷们的朝圣地。东京的地下铁、电车坐厌了,往郊区跑跑又是不同风景。小凑铁道和いすみ铁道就在千叶,与JR外房线齐驱并驾,横穿千叶房縂半岛。与高速快捷的JR不同的是,小凑铁道和いすみ铁道仿佛是上个世纪留下来的铁道模型,古老而可爱。

 上图小凑铁道,下图いすみ铁道(夷隅铁道)

 小凑铁道与いすみ铁道(夷隅铁道)冠以铁道之名,但似乎与都电荒川线更有血缘关系。没有独立的火车头,短短一节两节车厢,座位排列如地铁,形如《白日焰火》中桂纶镁每日上下班乘坐的通勤车。小凑铁道和いすみ铁道虽然在外形上像电车,但实际上还是烧柴油、非电化、单线路的火车,和兴隆镇的窄轨才是真正的一家亲。小凑铁道与夷隅铁道首尾相连,里程加起来有不到七十公里,为市原市和大多喜町两家不同的公司所有。いすみ铁道是国铁出身,1900年房縂铁道的大原站开通,经过12年的设计,大正元年(1912)大原至大多喜町区间开通,被称为木原线。而后,昭和三年(1928)小凑铁道开通,五年后,木院线延长,终与小凑铁道贯通。

出了人口高密度的东京,日本的乡下也算是地广人稀,人家隐于山隅间。在私家车未得普及之前,这段铁道是居民出入离不开的快捷交通工具。然而,随着外房线、内房线全线电气化(新干线推广)、汽车的普及,小凑铁道和夷隅铁道一度告急。到八零年间,夷隅铁道每日的客流量已经不足2000人。传统铁道线客流量减少、建设新干线需要巨额费用,日本国有铁道(JNR)背负着巨额赤字、债务压力,不得不整合、废止一些原有铁道,对木原线来说,此诚存亡危急之秋也。

面临废止,居民先是发起了每日乘车2000人的运动,试图保卫木院线,但杯水车薪。十年不断争取,在国铁解散转为JR 民营后,夷隅铁道也成立了专门的株式协会,木院线废止,正式更名为夷隅铁道。(いすみ铁道)08年经济危机,夷隅铁道再度陷入财政赤字危机,经过两年再生评估、改善,增加了特色商品与美食项目(开设列车怀石料理、定期美食鉴赏等活动)、萤火虫季节开设賞萤列车、引入Moomin形象装点列车,终于10年达到了收支平衡,夷隅铁道得以存活下来。

小凑铁道从25年开设起倒是日子过得波澜不惊,多亏了养老溪谷的枫叶和质量不错的温泉。除此之外小凑铁道四季景色皆不同,三月间,田野里开满油菜花,天气晴朗时,列车飞驰掀起层层花浪,恰是开春的景色,而五月樱花开了,火车穿越在樱之峡谷里,车厢里也会沾上随风飘落的樱花。八月酷暑里白厚的棉花云点缀着天空,放暑假的男孩女孩都晒黑了,在绿油油的田埂间飞跑。这时该有青蛙聒噪,大乌鸦忽儿飞过大片田野。太晴朗了,你会想起《起风了》里起飞的梦想与飞行器。十月末了,山谷里的枫叶就红的好看了,养老溪谷温泉汤热气袅袅,正是赏秋好时候。冬呢?一月二月里,宁静山谷里落了雪,皑皑静默着。温泉热汤更加讨人喜欢了。这是小凑铁道的四季。

平日里,车厢里大多都是些老年人,上下的乘客彼此都熟悉了,一上车就哦嗨哟哦嗨哟的问候个不停,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聊着愉快的事情。年轻人看着窗外的田野或是闭着眼睛,并见不着东京地铁里壮观的读书景象。也许离开东京以后大家都不太赶时间了,自然也不存在浪费时间的说法,每日进账所得这86400秒白白得来,白白舍去本是必然。现代人精明太紧,把时间也当做颇贵重的财富,搞得精神紧张,本末倒置。夏末了,秋天近了,秋风还没刮红枫叶,只是淅淅沥沥下起雨来。暑气毫无抵抗地消了,裸露外在的每一寸肌肤都发起了寒。天空又如梅雨季苍白地像用石灰刮过,没有了薰薰日光,小凑铁道跑了六十余年的车厢看起来就很破旧了,难免觉得凄凉。不过,到了午饭时间,穿着好看校服的高中男孩女孩们又陆续挤满了小小的站台,或是在路口左顾右盼。他们嬉闹的声音无论春天还是秋天都一样活泼,车门打开,笑闹声闯进来,电车里的氛围也可爱了起来。

大多喜与大原是夷隅市两大高校的集中地,这也是夷隅铁道能存活且必须存活的一大重要原因。大多喜城在小山之巅,大多喜高校与大多喜小学校在山脚。1521年,统领房縂一方的大名本多忠胜利用大多喜复杂的自然地形和天然的夷隅川作为屏障在此建立了自己的藩地,并利用天然山石建成了三层天守与九基橹。而后因战乱、自然灾害的缘故于明治3年倒塌,重修于70年代。而大喜多高校中留下的医药门是天保时期留到如今的唯一遗迹了。坐上夷隅Moomin列车已经是下午放学时期,穿白色衬衫的男孩和穿米黄色校服的女孩子们把大多喜站漆成绿色的站台挤得满满,颇有日剧风范。读书的,听音乐的,我身旁的两个女孩子一直拿着小镜子整理自己的刘海,还不停交换心得,快下车了还是左右不满意,干脆揉乱了头发,打打闹闹笑着走了。车厢内因着他们的缘故活泼的很,下车时车长还与每个孩子说声:“辛苦了”,人情味浓地像猪骨汤头。

夷隅铁道接续着小凑铁道的森铁风头,夷隅川蜿蜒,一股清新劲儿扑面而来,让我根本停不下按快门的镜头。老式的200型列车的窗子可以像汽车一样随意拉开,并不如火车垂直上下的窗户开起来那般费力。劲风带着潮湿的气息扑面而来,好闻地让我不住打了几个喷嚏。从小站上车的好心阿姨跑来与我搭讪,不断指教我镜头拍摄的方向。她给我讲大多喜城,激动地把我拉到右方的窗口,嘱咐我打开相机,火车继续前进,她按着我的肩头数:“3、2、1!来了!” 那大喜多城果真清晰地进入了眼界,借着夷隅川的深谷,没有任何树木遮挡视线。也就按下一次快门的时间,大喜多城又湮没在绿色群森中。到大喜多城了,她邀我一起下车,请路人给我俩拍了张相片,满意离去。一路走一路回头告诉我:“路上小心!”

这不是我在这条线路上第一次遇见好心人。在养老溪谷与上縂大久保之间进行铁道徒步时下起了大雨。我从大久保车站沿着公路返回,但小凑列车却先我一步通过了铁路桥,轻鸣一声就消失地无隐无踪,连拿相机的时间也不给我。我在雨中颓然跑了几步,只好心灰意冷地停下来在山路上慢慢行走。一辆小货车却在前面减速,驾驶员是个老爷爷,等我慢慢走前去了就请我搭一段顺风车。我脸皮薄如纸又不会讲日语,只好连声“大丈夫”笑着拒绝。爷爷倒是很耐心,把车速放到最慢与我一路同行。我只好说我是中国人,不会讲日语。他就笑起来了:“不会说日语也可以搭车呀!你要去车站是吧,快上来吧!” 再三谢过以后就上车了。这才晓得一路沿着山路回到养老溪谷车站估计还要走四十分钟左右,如果没有老爷爷搭救我估计连下一班列车都赶不上。老爷爷把我放到车站,轻轻说一句去吧,我再三道谢,他只是轻轻点头,看我走进小站才笑着离开。

其实旅行中计划外的小意外和突然跳出来的想法倒是旅行真正有趣的地方。精确如手术刀切割的旅行并不能给人带来惊喜,“上车睡觉、下车尿尿,到了景点就拍照”的模式化旅行是每个自由行者都会尽力避免的事情。而一个人进行计划之外的旅行必然也会承担风险。由于我购买的是夷隅铁道与小凑铁道联合推出的“房縂横断套票”,其特色就是可以在由五井到大原方向上任意小站随意上下,回程只能一坐到底。由于一个小时只有一趟车,且最晚班车只到七点十分,我不得不仔细研究时刻表,确保自己能够坐上班车。然而连续两个晚上近到两点钟的写作让我在出发前就因为睡过头而手忙脚乱。坐上车已经十一点了。时间紧迫,只能选择坐到养老溪谷往回走一段,到上縂大久保再返回。

养老溪谷-上縂大久保间有森林,有溪谷,有铁路桥,是铁道行走首选路段。但是一个人行走铁道还是危险重重,站在路边拍回送车辆差点被列车掀翻大大的让我受到惊吓,这下才深刻体会到初中物理老师告诉我们火车进站时站远一点是多么重要。目送回送车离开,我就开始有点慌神了。雨水打湿后的枕木十分滑脚,踩在石头上又割地脚底生疼。踏入高及脚踝的草丛浅一脚深一脚走,沾上了满脚的草籽。公路上轮胎摩擦地面的声音在深谷中听起来特别近,隆隆声吓得我频频回头。再三确认时刻表近一个小时内都不会有列车通过,才大着胆子往前一直走。

铁路桥悬空跨于两段悬崖上,中间是蜿蜒的养老溪。红色的铁路桥就架在离地大概有二十米高的半空中。我试着走了两节,不得不因为头晕而退回来。爬上公路拍了几张相后却找不到铁路了。在雨中站了五分钟决定回到铁路桥上挑战自我。凭着做决定时的一头热血走到了半空中,脚却小小踩空了一下。头又开始发昏,我突然想起了不知是《银魂》还是什么奇葩漫画里面主人公用高声喊出自己最喜欢吃的食物来鼓励自己的桥段,于是开始每走一步都喊一声:“老干妈!”果然有用,只是丢人的很,一定要在没有人的情况下使用此技能。踏上切实土地的时候心里欢喜也大大松了一口气,人还是要接着地气比较好。

俯视

过了铁路桥再往前行上五分钟就到了上縂大久保站。上縂大久保站是个无人看守的小站,只有一个小小的候车室,简而不陋。墙上画上了打着荷叶等车的龙猫,地上也干干净净的。小小的站台就在一排竹林中安静站着,像一座神社般。小凑与夷隅铁道有一半的停车站点都是这种无人看守的简易小站,虽然使用率不高,但每个小站都显得温馨而独特。

这离开东京还没多远,新宿和池袋如迷宫般的车站就变得好像难以想象了。小站大致可以分为有人检票和无人检票的,无人的大致像《龙猫》里两个女孩子下雨天等公车的小亭子,有人检票的就与《铁道员》或《铃兰》故事展开的车站颇为相似:木制斜屋顶的小房子,半开放式的站长办公室,刷成白色或保持木色的检票口,同样是木制的候车席,大一些的小站在屋顶上还会架设白底黑字的圆形大钟。候车室里装饰着与小站气质相符的招贴画,或者是字体古朴的电车时刻表。站长室也是冬天的候车室,几张电车风格的座椅,中间围着一个小暖炉。站长在房间的角落工作,有人的小站没有配备自动买票机,所以站长桌前或四周的路线表、价格表、时刻表在多年后还显得实用。

这般风景东京都里已经是见不到的了,虽然原宿站还保留了原有车站的小木屋,但真正的小站景象早已不能适应东京的生活节奏了。按照原有的计划,因为时间紧迫,我应该在一个半小时内完成这段铁道旅行,但由于纠结是否要过铁路桥浪费了太多时间,回程还没走到一半就被列车赶上了,但这正好给足了我时间在养老溪谷站旁的足浴室内好好泡泡我受尽磨难的脚。养老溪谷小站旁有一间小小的木亭子,水池边铺着木头盖子,之留出小小一方空间给大家泡脚。利用铁道的顾客可以免费享用足浴。下雨的星期一午后,足浴室里只有热气袅袅上腾的温泉水微微地发出声音。外面的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泡了一会儿浑身都暖和起来了,真是意料之外的惊喜。

从大原回来在上縂中山等待末班列车,天已经黑地只剩下山的轮廓了。夏末的夜是好过的,聒噪的蝉已经结束了生命,只有金铃子还在和缓地低鸣。回去的列车上只有我与列车员,列车员是个满脸笑容的胖子,在车厢里走来走去带起了一阵风。小站是黑夜里唯一的光源,发着橙黄色的光芒。暖光在封闭空间中让人憋闷,但在夜里的室外却好像是冥冥中安全的所在。夜已经晚了,小站们都化作这夏末里的斑斓星光,一直陪我到旅途的尽头。

我又回到了JR的世界里。

站台上站满了刚刚下班或是喝完酒的白领,整齐的白色衬衫、黑色裤子;喇叭里一直播放着下一趟列车的信息;外面一直下着大雨。我在椅子上坐了一会儿,努力让自己回到快捷、便利、地铁三分钟一班的世界里。

再见!小凑铁道!

日本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