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记攻略 - 奥地利攻略游记 - 奥地利的风情都写在因斯布鲁克的脸上

奥地利的风情都写在因斯布鲁克的脸上

来源:海燕bj            浏览次数:

“奥地利的风情都写在因斯布鲁克的脸上”,这是一句西谚。


因斯布鲁克这座美丽的小城坐落在阿尔卑斯山谷之中,我们第一晚就入住在因斯布鲁克的一家山村小酒店,酒店建在半山腰,抬眼望去,满山的郁郁葱葱映衬在夕阳下,翠霭浓浓,阿尔卑斯山脉的山顶积雪随处可见,置身如此美妙景致中,更是令人想起,凡是去过欧洲的朋友都会在心中发出这样的感慨:“在欧洲,足迹所到之处,映入眼帘的都是令人心怡的美景”。

酒店虽小但很干净。酒店虽在山村,但设备一应俱全,可是四星哦!

4月下旬了酒店里还开着暖空调,室内外温差很大,室内穿衬衣,到室外穿上薄型羽绒服也不觉得暖和。

走进这座小城,无论你站在哪个角落,都能见到积雪覆盖的阿尔卑斯山巅。站在阳台看着这一切,减轻了旅途的疲劳。

这是我们乘坐的旅游大巴

由于时差的关系,我第二天早上5点就起床了,一切捯饬完毕,我和小俞带上相机走下山坡,一直走到公路上,原来那里也是一座美丽的小镇

阿尔俾斯山的景色再次展现在我们眼前,行走在晨雾中冷得有点冻手,但沿路秀丽的景色,使我们兴奋。

小镇总是不乏建筑细节和童话意境,虽然停留时间短暂,却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也许这就是典型的欧式乡村生活

偶尔间露出的一丝空隙,也能成为那震撼心灵的一景

漂亮的店铺招牌,也是这座迷人小镇的标志

一切都是那么的静悄悄,仿佛静的连我们的说话声,都能吵醒睡梦中的小镇居民

看到袅袅升起的炊烟,我们也该打道回酒店用早餐去。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只走了小镇的一角,如果......

“奥地利的风情都写在因斯布鲁克的脸上”我对这句西谚特感兴趣,旅途中记录不少有关她的人文风情。如果说:因斯布鲁克的脸上写着奥地利风情。我感觉这样描述好像更确切些。


因斯布鲁克是奥地利蒂罗尔州的首府,坐落在阿尔卑斯山谷之中,因斯布鲁克市区分布在茵河两岸,因此,又称她为“茵河”上的桥。


因斯布鲁克北临德国,南临意大利,西面通往瑞士,东面通往首都维也纳,地处布雷根茨-维也纳东西向谷地及经布伦纳山口南北要道,这是一个位于中欧十字路口的城市。


导游的感冒差不多痊愈了,工作状态也渐入佳境,另一个重要因素,奥地利是他的第二故乡,他对那里的一草一木已经有着熟悉和亲切的情感。一路上他没有闲着,慢条斯理中带着些许激情介绍着因斯布鲁克。


该市建立于1239年,1363年由哈布斯堡王朝的一支旁系管辖;在1420~1665年间这里一直是皇帝的居住地,马克西米利安一世皇帝在位期间(1490~1519)因斯布鲁克成为欧洲艺术和文化的中心。巴伐利亚对这片土地垂涎三尺,尽管蒂罗尔州在1809年的解放战争中进行了成功的抵御,因斯布鲁克仍然落入了巴伐利亚人之手;直至1814年维也纳会议期间,因斯布鲁克才重新回到奥地利的怀抱,成为蒂罗尔州的首府。


我们离开山村小酒店,便来到观光客居奥地利之冠的、无论你走到哪,雄伟的雪山总是主宰着你视野的因斯布鲁克的老城区。


著名的黄金屋顶、霍夫城堡及宫廷教堂、巴洛克式的宫殿、凯旋拱门与玛丽亚·特雷西亚大街,都给这座山城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因斯布鲁克仍然保持着中世纪城市的容貌,歌特风格的楼房鳞次栉比。这座小山城曾经于1964年和1976年两次举办冬季奥运会,载入了体育史册。

如今,因斯布鲁克是一座大学城,也是主教所在地,工业非常发达,并且经常举办展览会。因为北面被山脉遮挡,所以气候宜人,又成为国际旅游胜地。

黄金屋顶是因斯布鲁克的标志性建筑,从前被人们称为新王宫的建筑。它建于1500年,属晚期哥特式风格的建筑,是为了纪念马克西米连一世订婚而建造的。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委任尼克拉斯在1494年至1496年间将从前破旧的挑楼改建成为有哥特式穹隆的宫廷包厢,以便在这里就能观赏到广场上的比赛和戏剧表演。两层的挑楼有 16米宽,仅屋顶就3.7米高,金色屋面是采用3450块金箔铜板贴面而成,黄金屋顶其名正是来源于此。


他们的建筑设计真是有意思,在一幢楼的中间造出一个黄金屋顶与宫廷包厢,与周围的格调一点也不搭,实在看不出有什么夺人眼球的地方。值得炫耀的也许就是这与众不同的一点吧!

无论你走到何处,雄伟的雪山总是主宰着你的视野。当然,当你踱入这座中世纪城市被遮蔽的狭窄街道时,它们有时也会离开你的视线。

一旦你看见哥特式尖顶,山峦静静的身影就会再次浮现,而你立刻会油然而生一种难以遏制的冲动,想要一下爬上那山顶,尽情地漫游一天。

因斯布鲁克又一标志性建筑——钟楼

导游特地关照我们,别忘了欣赏一下城区颇具特色的商店招牌

因斯布鲁克自13世纪设市,19世纪因铁路通车而繁荣起来。市内古建筑颇多,著名的有菲尔施膝堡、霍夫城堡和宫廷教堂等。远处雪峰与城郊古堡交相辉映,景色壮丽。

安娜柱是因斯布鲁克山城的象征,她矗立在因斯布鲁克市中心的玛利亚•特蕾西亚大街上。安娜柱是一根红色大理石的柱子,柱头采用古希腊科林特式风格,在柱头之上是一尊圣母玛利亚像,她神色凝重地眺望着远方的雪山。


   这座看上去宁谧安祥的安娜柱记载的却是一件历史上的纷争。1706年,蒂罗尔州议会中享有特权等级的代表们共同出资建造了这根安娜柱,为的是纪念1703年巴伐利亚军队撤离因斯布鲁克。

在安娜柱的基座上,我们还可以见到蒂罗尔的保护神和其他圣人的雕像。

玛利亚•特蕾西亚大街是因斯布鲁克最古老繁华的街道和豪华购物街,这条南北走向的大街满是装饰精美的古典建筑。

在玛利亚•特蕾西亚大街的南端,矗立着一座气势磅礴的罗马式凯旋门。这是女王于1765年为庆贺其儿子烈奥波特和西班牙公主玛利亚•露朵维卡婚礼而建造的,女王的丈夫弗兰茨是在这场婚礼上暴卒而死,如按中国的习俗,儿媳一进门,老公公就暴死,儿媳命硬要休回娘家了,不过王室的婚姻都是政治联姻,也没有中国习俗。这位王子后来加冕成为烈奥波特二世皇帝,与这位西班牙公主生育16个孩子。凯旋门上的大理石浮雕是1774年完工的,南端的浮雕记述的是列奥波特欢庆的婚礼,所以在其南侧刻上了“生与幸福”,而北端浮雕上描述的却是弗兰茨悲哀的葬礼,因此在北侧刻上了“死与悲伤”的字样。


这里也是玛利亚•特蕾西亚大街的起点。

 

奥地利旅游